大家好,我是James。
在我上一篇文章最后,我让大家投票决定我下一篇的选题是什么。
准确地说,是关于我如何在攻读高级工商管理硕士(下文简称EMBA)的过程中,以出乎意料的方式成长。
我不可能用一篇长文写下我在商学院里所有的经历。取而代之,我会写一系列关于商学院不同方面的文章。
我希望这一系列文章达到如下目的:
- 为你在商学院的求学计划提供参考,无论是在决定“我是否要去商学院?”还是在“我参与了这样的课程,我如何汲取最大的收获?”这样的问题上。
- 无论你考虑去哪所商学院或者攻读怎样的商科学位,我的这一系列文章通常都适用。
- 成为一个给我表达自己观点、发泄情绪以及分享学习生活中的趣事的平台。
如果你想了解我的职业背景和就读的商学院,这里是我的领英档案。
如果你有读后感或者想就以后就读商学院和我聊聊,欢迎给我发个电子邮件,或微信:hsuchiehwei
商学院同学的简介
今天,我想重点谈谈我商学院之旅的第一个部分——对我同学们的角色定位做一个介绍。
如果知道你的同学为什么来商学院读书,那么你们之间的交往会更有意义。大家各取所需嘛。
同样你了解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来读书也很有意义。毕竟很多时间(和金钱)都耗费在这上面了。
所有商学院学生都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角色定位:
- 学霸
- 学位攻读者
- 探索者
- 社交活动者
- 自大者
- 生意人
- 寻找潜在约会对象者
- 未知角色
我们人类是复杂的生物。而且偶尔还会自欺欺人。
我们很少单纯地只为了一个目的做事——当然我们自己也知道这一点。
举个例子:我可能因为一块表好用而买它,但如果一个姑娘在街上拦住我想看看我这块表我也会觉得很高兴。此外也许因为我在经历中年危机——我只是想花一大笔钱买一块手表。既然我负担得起,为什么不呢?
正如买一块手表有好几个原因,上商学院也有可能有很多原因。
商学院的学生在上述各个角色的分配权重各不相同。稍后我将会解释这些角色起怎样的作用。
角色1:学霸
《学霸》一般是以学习为主要目的目的来商学院的。
一个可能是学霸的人的特征有:
- 平均GPA4.0。
- 每天最早来教室。
- 在课堂上提问——提出的是真正的问题,而不是提出那些为了让自己显得聪明,或者为了自我展示的那些伪装成问题的陈述句。
角色2:学位攻读者
《学位攻读者》加入商学院是为了在自己的职场上不断晋升。他们最在乎的就是那张人人向往的纸——因此迅速毕业是第一要务。
他们一般是被承诺获得了学位之后可以得到晋升,或者被老板劝诱来读个这样的商科学位以获得更高的学历。
还有一种可能,某些是因为在职业道路上走进了死胡同,认为来到商学院是他们的出路。学历会给他们带来一个更好的雇主,以及一个更好的职场。
他们以拿学历作为第一要务的赤裸裸的野心也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不要怪这些职场中的玩家,要怪就怪职场中的那些游戏规则。
一个可能是学位攻读者的人的特征有:
- 读了一年之后依然几乎记不得同学的名字和所处行业。
- 最低限度参加和同学们的社交活动。“我需要照顾孩子”或者“我太老了不适合参与这些活动”是他们常用于婉拒的借口。
- 和他们的交谈往往简短并且功利性。他们尝试在心里弄明白你在什么方面可能“有利用价值”。
角色3:探索者
《探索者》总在探寻新鲜事物。他们不清楚自己到底想从商学院获得什么,但他们很好奇,想尝试一下接受商学院的课程。
他们希望在商学院学到东西并且给自己带来一个跳槽的机会。
和学位攻读者一样,探索者可能陷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个瓶颈中,他们希望找到一个获取新灵感的源泉,从现在所处职场的狭隘思维中跳脱出来。
这二者的区别是:前者仅为尽可能快的获得学位而来,探索者却愿意花时间去消化吸收课程能提供给他的一切。
一个可能是探索者的人的特征有:
- 天生对这个世界以及事物如何运作感到好奇。
- 更有兴趣了解他人而非谈论自己。
- 对他们的问题在课堂上听起来有多么糟糕或者无知毫不在意。
角色4:社交活动者
《社交活动者》是一种会找乐子的人。他们出席派对,善于沟通,也长于组织活动。
和他们交谈很有趣,而且他们也尽量避免让对话陷于尴尬。你也许在商学院课程结束之后不记得他们了。“至少我们相处愉快,不是么?”
社交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也和探索者或者商人这些个人角色紧密相连。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更好的社交活动者,利用商学院这个平台好好向善于社交的人学习吧。
一个可能是社交活动者的人的特征有:
- 所有上文已经列出的特征。
- 能提供有用的人脉资源,例如“您在为X寻找顾问?正好,我刚和一个朋友聊天,她刚好认识一个人能胜任。让我给您二位相互介绍一下。”
角色5:自大者
《自大者》在商学院尝试提升自我。他们希望人们知道他们值得信赖。
他们还会想提醒你,他们是大公司的高级副总。
他们中一些人对自己自信满满,另一些则是在为自己的不安挂上一张面具。无论如何,他们都是为了商学院而生的。
在商学院毕业后,又会有新的“提升途径”——X俱乐部的又一个独家会员啦、又一个由他们担任主讲的会议啦、或者是又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学位之类的。像这样的自我提升永不休止。
以免让你觉得我对这种角色嗤之以鼻,我必须承认,我们或多或少内心深处都是这样的自大者。
区别在于我们受到外界的影响有多大,感觉有多么不安,有多么急于提升自我。
一个可能是自大者的人的特征有:
- 提出许多倡议,但不能贯彻或者完成。
- 在社交媒体上发很多状态,平均一天不只一次。
- 在业余时间撰写关于有关商学院的令人难以容忍的长篇大论。
角色6:生意人
《生意人》读商学院是为了建立人脉从而对他们的事业带来帮助,当然这也和个人收入有间接的联系。
精明的人会做长线投资,这个学位会给他们的生涯带来长远的帮助。对于明智的生意人来说,读商学院是有经济意义的。
和学位攻读者一样,为了获得实际的回报去投入时间和资源是件好事。
手头有项目的生意人往往比社交活动中的人更加直接:“您好这是我的名片,您今天能为我做什么,我今天能为您做什么?”,直接把那些表面文章统统去掉。
意向明确是件好事。商学院里的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定的商业素养。
一个可能是生意人的人的特征有:
- 不过分追求结果,即知道如何在商业游戏中执行长期策略。
- 课堂上保持安静,看上去不在乎学习成绩或者是否显得聪明。
- 通常(并不总是)和社交者的形象重叠。纯粹的社交活动者只想玩的开心,从不谈生意。“别扫兴,老兄!”
角色7:寻找潜在约会对象者
《寻找潜在约会对象者》有意在商学院找异性伴侣,甚至寻找终身伴侣。对于单身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一石二鸟的策略。
约会可以是机会主义的。可能他们的初衷不是为了进商学院来找生活伴侣,可能他们只是顺便碰碰运气。
对于找一个生活伴侣来说,商学院是一个适合长期约会的好地方,我指的是和同学在几年的学业中逐渐相知。
当然在商学院约会可能会对社会声誉有不好的影响。但毕竟人非圣贤啊。
一个可能是约会者的人的特征有:
- 相比正常人花了更多的时间在自己的外表上。(也许他们在下课后有个火热的约会。)
- 聊天不避讳个人话题,引导谈话进入个人或者个人话题。
角色8:未知角色
《未知角色》是我创造的一个全面的通用的类别去囊括一切就读商学院的随机原因。
可能他们的父母希望他们继承家业,因而去读一个商科学位看上去是个正确的选择。
可能他们的朋友和他们打赌10万美元他们不能从商学院毕业。
可能他们是为政府工作的特务——为了监视某位同学或者审核学校的办学质量。
一个可能是未知角色的特征有:
- 没什么特征。这就是关键。
- 为了降低神秘感,灌醉班上的每个同学来隐藏背后的来意。(开个玩笑!不要强行灌别人酒。)
首要“需求”:同辈的压力与认同
人类是群居动物,来自同伴的压力是促成自己在别人面前掩盖或者扩大我们需求的一种普遍原因。
在自我提升量表上,一个人可能10分满分会填满分,但在别人面前他可能不会这么展现。可能只会给别人展示一个8分出来。其他情况以此类推。
有些人可能觉得同伴压力是否正常无关紧要,反正我们都受它影响。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受影响的程度不同。人会根据社会可接受的标准以不同的方式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
一些角色,例如“社交活动家”的成分,可能因为这种同辈压力被夸大。显然我们都希望在集体活动中更合群,至少是看上去更合群。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以上的八个角色特征。但不是每个人都像一本打开的书那样容易读懂。我们呈现自己的方式不同,要谨记这一点。
实践这一理论:以我个人为例
我是:
- 35%的学霸
- 5%的学位攻读者
- 10%的探索者
- 25%的社交活动者
- 10%的自大者
- 15%的生意人
- 0%的寻找潜在约会对象者
- 0%的未知角色
课程中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和交流。我想认识新的人,我不在乎成绩,但我很在乎从我的同学身上学到一些关键的经验。
对我而言,人际关系网既能让我和他人建立联系,又能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我的事业。这不是一种排他性或者非排他性的关系。因此我会给我的“社交活动者”“生意人”列出不同的比例。
我同样也有探索者的成分——随时留意吸收新的经验和信念。此外,我也想向自己证明,在大学毕业15年之后,我还能成功的重新坐在教室里读书。
我绝对不是一个喜欢聚会的人,我一般11点睡觉。但我喜欢和他人就有趣的话题进行高质量的对话。我内向但在社交上并不怯场。你可以说我是个机会主义者和挑剔的社交者。
经过半年的学习,我对商业人士的认识有所提高。当我越来越不抱希望,哦不是,越来越接受在职读EMBA受到的限制,我尝试通过其他方面的收获来证明我的投资是合理的。
我是一名企业家,为自己而工作。我不需要EMBA学位来作为晋升的踏脚石。
不过作为一位普通的学位攻读者,我不反感获得这个学位。我就读于一个著名的,排名很高的商学院。我和一些出色的人在一起,攻读这个学位会提升自我,而且我也喜欢这么做。
至于我的0%角色……我婚姻幸福,也不是一个加拿大间谍,所以这比例合情合理。
展望未来
这个框架妙在,一个人扮演不同角色的比例可以在就读于商学院之前、期间和之后都发生变化。
我计划在未来的文章中分享我和我的同学在此期间的产生的这样的变化。(当然是在他们允许的情况下。)
感谢您的阅读,期待您的反馈!
夏安
James
衷心感谢:
- 我亲爱的商学院的同学和朋友们阅读本文草稿并提供反馈。
- 翻译:赵瑛鸣
- 编辑:Ivy Fan
Leave a Reply